方得網(wǎng)姚蔚
?在經(jīng)歷了一年多銷量、份額雙雙下降后,借著以舊換新的東風,燃油重卡終于要開始反攻!
剛剛頒布的老舊貨車“以舊換新”政策,力度大,時間短,再疊加其他政策、大批車輛進入置換周期、油氣價差減少等因素,將扭轉燃油重卡一路下行的頹勢。
方得網(wǎng)認為,燃油重卡有望在年底前實現(xiàn)銷量份額雙提升。如果各省市政策到位,柴油重卡完全可能在2024年收復失地,達到或者超過2023年銷量!
以舊換新政策力度空前
本次老舊貨車的“以舊換新”政策,可謂力度空前。
2024年7月31日,交通運輸部、財政部發(fā)布《關于實施老舊營運貨車報廢更新的通知》(以下簡稱《通知》)提出:對于提前報廢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柴油貨車、提前報廢并新購國六排放標準貨車或新能源貨車、僅新購符合條件的新能源貨車,分檔予以補貼。補貼政策實施期限截至2024年12月31日。
根據(jù)《通知》,一臺使用10-11年的國三營運柴油重卡進行報廢可以獲得4.5萬的補貼,新購國六營運柴油重卡(4軸及以上車型)的話,則能獲得6.5萬元的補貼,相當于報廢+新購的單臺車合計補貼能達到11萬元。
根據(jù)科瑞咨詢數(shù)據(jù),營運柴油貨車國三保有量為 49.7萬輛。另外,上海、浙江等地,提前淘汰國四排放車輛也在補貼之列,也就是有50萬+的車都符合政策。在如此大力度的補貼力度下,將大大提升符合補貼條件用戶淘汰并更新的意愿。鑒于新能源重卡現(xiàn)在使用場景較少,因此,淘汰并新購的主體是燃油重卡。
另外,很多重卡企業(yè)都在以舊換新政策基礎上,給予買新車的用戶進一步補貼,這些補貼購買二手車都沒有,因此,在六七萬差價面前,以舊換新用戶購買全新國六燃油車的比例會大幅上升。
方得網(wǎng)判斷,此次的以舊換新政策,應該會帶來10萬+的重卡新增銷量甚至20萬+,也就是說,重卡銷量的蛋糕會變大。
車多貨少將會改善
近兩年,重卡市場低迷還有一個重要原因,就是車多貨少。一方面是從2017年重卡銷量邁上百萬輛大關后,2017-2021年銷量一直都在百萬輛以上,2020年更是高達162萬輛,市場上重卡保有量過大;另一方面是近兩年經(jīng)濟增速減速,居民消費降級,導致物流需求不振。一高一低,車多貨少,運價低迷,大量重卡用戶退出市場,進入市場的二手車疊加此前大量的國五預掛車輛,才形成了2023年二手車銷量高于新車銷量的現(xiàn)象。
近來,隨著大量用戶退出市場,重卡銷量持續(xù)走低,公路貨運周轉量增速已經(jīng)超過重卡保有量增速。這意味著,車多貨少局面將逐漸改善。
臨近置換車輛增多
我國重卡的強制報廢年限為15年,而大多數(shù)用戶都會選擇在6~9年間更新。從2017年開始連續(xù)5年重卡市場都是百萬級銷量,這些重卡將陸續(xù)進入置換周期。如果把6~9年重卡定義為臨近置換車輛,根據(jù)某研究機構推算,從2023年到2025年,臨近置換比例將從31%上升到45.9%。
促進消費的政策逐漸見效
實際上,之前國家對于促進消費等也有一系列政策,但“病來如山倒,病去如抽絲”,雖然各種政策陸續(xù)推出,但一直未反映到銷量上。
俗話說“不是不報,時候未到”,病沒好,不代表沒藥效,很多藥吃下去,產(chǎn)生效果需要一段時間,有的則是需要多種藥共同搭配才能起效。這次以舊換新政策,再疊加之前的刺激政策,會在銷量上有所顯效。
重卡市場,從銷量上看總是大起大落,但影響因素并非都是突然發(fā)生,而是逐漸累積。很多因素,從銷量上看,一直都體現(xiàn)不出來,但累積到一定時候,銷量突然就出現(xiàn)了“急拐彎”。比如,2021年下半年重卡銷量“大跳水”,實際上,此前已經(jīng)有很多因素存在并不斷累積,國六排放升級只是“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”。
本次以舊換新政策之前出臺的各種政策,不是沒起作用,只是從銷量上還看不到。近來,蔬菜價格大漲或許預示著通貨緊縮將得到扭轉。經(jīng)濟一旦走出通貨緊縮,就有望增加生產(chǎn)和消費,最終導致物流增加,進而增加對重卡的需求。
天然氣與柴油價格差減少
上述這些因素都是增加重卡的總量,也就是讓今年重卡銷量的“蛋糕”更大。下面這個因素則是讓燃油重卡在總盤子中的份額更大,那就是油氣價差縮小。
決定柴油和天然氣重卡此消彼長的最重要因素就是“油氣價差”。對于很多長途運輸用戶而言,油氣價差超過1.2元,便有利可圖,如果考慮到天然氣車的補能和維修不如柴油重卡方便,有些用戶更偏愛燃油重卡,那么2元的油氣差價就能吸引到更多用戶。而2024年經(jīng)常有月份和地區(qū)的油氣差價能達到3元,天然氣在牽引車中能占到近7成份額也就不足為奇。
不過,近來受到國際油氣價格影響,我國很多地區(qū)天然氣價格上漲,比如內(nèi)蒙天然氣上漲了1元左右,江蘇也上漲了0.5元左右。
2024年7月中旬,國際能源署(IEA)發(fā)布《天然氣市場報告(2024年第三季度)》指出,今年第二季度,所有主要市場的天然氣價格均較上一季度上漲。供需基本面趨緊以及地緣政治不確定性,給現(xiàn)貨價格帶來上行壓力。中國LNG現(xiàn)貨到岸價在2024年3月到達最低點,自5月份以來重回10美元/百萬英熱以上的偏高位水平,并幾度漲破12美元/百萬英熱。
與天然氣價格上漲相反,柴油價格這半年來則有小幅下降。比如,石家莊柴油0號價格4月16日是7.93元/升,而8月8日已經(jīng)下降到7.41元/升。
天然氣價格漲,柴油價格降,油氣價差從3元下降到2元多,個別地區(qū)可能還不到2元。油氣價差減少后,一定會有一部分本來準備買天然氣車的用戶轉而購買燃油車。
眾多因素疊加,燃油重卡迎來一波利好。一方面是重卡總量會提升,另一方面是燃油重卡份額提升,天然氣重卡份額減少。也就是重卡本身蛋糕大了,燃油重卡的份額也增加了。
現(xiàn)在重卡鏈條上的企業(yè),應當仔細分析形勢,密切注意市場動態(tài),做好燃油重卡快速反攻、收復失地的準備。如果一旦市場爆發(fā),沒有零部件和整車儲備的企業(yè),只能眼睜睜看著其他企業(yè)吃肉,自己連湯都喝不上。